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漳州 正文

漳州

时间:2025-04-05 06:12:38 转载源:全球视角新闻网 作者:暗香 点击:8449次

土楼韵田园都市 文化名城ZHANGZHOU/ 从深山走向世界/土楼福建土楼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漳州作为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融合枢纽拥有极为丰富的土楼建筑遗存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闻名于世土楼是中国民居建筑瑰宝是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融合的结晶是聚族而居的历史见证它承载着古人的传统智慧成为了一座座独具特色的文化地标“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土楼之王”二宜楼“沼泽上的诺亚方舟”和贵楼图/冯木波福建土楼,这一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多元文化的建筑瑰宝,诞生于宋元时期,在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走向成熟。它的形成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与中原汉人几次大规模迁徙紧密相连。1700多年前,西晋永嘉年间,平静的闽西山区开始陆续出现一批又一批陌生汉人。他们用奇怪的口音与当地闽人沟通:自己来自北方,为了逃避战乱迁徙到这里。图/游斐渊在这场浩浩荡荡的迁徙浪潮中,进入闽南地区的一支汉人,与当地居民在岁月的长河中相互交融,形成了以闽南话为方言的福佬民系。他们在与海洋相近的地域发展出了独特的海洋文化,善于经商、勇于冒险,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而另一支进入闽西山区的汉人则构成以客家话为方言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在艰苦的山区环境中,坚守着中原传统文化的诸多精髓,磨砺出了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恰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之处。这里地势险峻、人烟稀少,正是宁静避祸、繁衍生息之所。每一座土楼,都宛如一座坚固的家族城堡,是家族成员们心灵的归宿与生活的依托。它犹如一部立体的史书,深厚的文化底蕴——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融,才是其散发独特魅力的根源所在。图/遇见旅行图/南靖之窗在建筑风格上,闽南红砖楼的装饰性与客家围屋的防御性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土楼风貌。两者融合于土楼之中,使得土楼既具有闽南文化的精致婉约与开放包容的气质,又融入了客家文化的质朴无华与坚韧不拔的特性。图/南靖之窗在土楼的生活习俗方面,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融体现得细致入微。在这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朝夕相处,相互学习彼此的语言、习俗、技艺,共同传承和弘扬两种文化的精髓。图/冯木波此外,土楼还是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在艺术形式上的精彩交汇点。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融合了闽南戏曲元素与客家山歌韵味的特色表演。当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土楼中相遇,它们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图/南靖之窗文化因交流而绽放绚丽光彩,文明因互鉴而积累深厚内涵。在这里,你可以深入探寻两种文化的根源,触摸到它们在岁月长河中交流融合的脉络,真切领略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独特风貌。每一块土楼的砖石,每一个家族的传承,每一种习俗的延续,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交融的动人故事。它不仅仅是建筑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写照。田螺坑土楼 图/郭俊山千百年来,善良、勤劳、团结的土楼人民,在深山密林中,凭借“顺应自然”的智慧和独特的技艺,让土楼营造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姜杰“华安土楼营建技艺”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项传统技艺,代表作主要有华安大地土楼群。其中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是最杰出的代表。1992年,“二宜楼”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图/ 清爽华安、华安融媒体中心所谓“二宜”,即隐喻宜山宜水、宜家宜室之意。二宜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是一种自成体系、非常节约、非常坚固、防御性极强,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它由四层的外环楼和单层的内环屋组成,共分52个开间,除门洞和祖堂外,均匀地分12单元,单元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内外通透。这种建筑平面在福建土楼中是绝无仅有的。图/ 浅夏文学馆、小红书@椰子脑袋二宜楼文化内涵丰富,在福建众多土楼中是独有的,在中国古民居中亦属罕见,堪称民间艺术珍品。尤为特别的是,二宜楼内的彩绘壁画体现出浓郁的西洋风格。而这些遗存的彩绘壁画,正是二宜楼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二宜楼古雕刻 图/华安融媒体中心土楼荣升为世界遗产后,记录、保护、传承和展示土楼夯筑技艺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如今,漳州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以“旅游+文化+研学”为主题,整合资源优势,规划制定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计划,和当地一起推进土楼夯筑技艺融入到休闲旅游活动中,让这门古老技艺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图/清爽华安华安启丰楼 图/清爽华安漳州存有完整土楼1464座,除23座世遗土楼外,还有“非世遗”文物类土楼400座、非文物类土楼1041座。近年来,漳州市协同高校力量,在调研土楼居民生活习俗及周边地理条件的基础上,采取创新措施拯救了多座不同类型、残败破损的土楼,开启对“非世遗”土楼活化利用的探索实践。田中赋土楼群 图/冯木波、瑞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楼活化利用工作。2022年以来,漳州市文旅局牵头开展7座“非世遗”土楼活化利用试点,并邀请著名青年设计师助力设计,改善土楼内部环境,提升土楼生活品质,活化利用使用空间,推进土楼与文化建设、旅游发展相融合。在南靖、平和、华安县共同努力下,7座活化利用试点土楼克服征迁、资金、审批等困难,推进修缮和活化利用工程,即将全面完成,将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翠美楼进士楼诗德楼昇平楼、启丰楼宾阳楼2023年11月,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应法国国家建筑博物馆邀请,漳州市文旅局赴法国举办《福建土楼 活化利用》专题展览。法国国家建筑博物馆主席Catherine Chevillot与参展团队合影此次土楼专题展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式新颖,有7座试点土楼(平和县宾阳楼、寨河旧楼;南靖县翠美楼、进士楼、诗德楼;华安县昇平楼、启丰楼)活化利用成果模型、图片、视频、征集的实物桌椅和夯筑的土楼片段墙,充分展示了土楼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活化利用成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法国巴黎人民领略了福建土楼的神奇魅力,进一步深化了中法两地文化交流。2023年11月18日下午,2023年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颁奖典礼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著名青年设计师徐甜甜参赛作品《福建土楼 活化利用》荣获亚太地区唯一金奖。媒体评论称:“土楼的活化利用拓展了建筑边界,让建筑服务于当地发展。”在世界舞台的大放异彩,为“非世遗”土楼活化模型的落地增添了信心和底气。《福建土楼 活化利用》设计荣获2023年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唯一金奖,设计师徐甜甜及团队上台领奖我们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利用土楼,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传统村落历史文脉,谱写乡村振兴当代华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华安启丰楼 图/清爽华安土楼是建筑它承载时代的记忆土楼是标志它展示族群的特质土楼是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融合的结晶它传递美好的愿景,生生不息漳州作为两种文化融合的枢纽土楼是其最璀璨的明珠面对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让土楼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畅游八闽平台cybmflxx漳州文旅厦门文旅绿都三明大武夷文旅tmp_1258234832平潭文旅pingtandao61四时福建ssfj2023转载来源:漳州文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